2014即將進入尾聲,調研機構開始提出2015重要科技趨勢。資策會MIC日前發布2015十大趨勢,其中有4~5項與物聯網相關。例如,穿戴式裝置市場需求興起,以及智慧家庭、家庭自動化服務更為蓬勃等。以下將整理過去一年來針對物聯網市場所進行的研究調查,讓大家對物聯網市場及需求情形有更明確具體的概念。
根據IDC的研究調查,在2013年物聯網的市場規模仍小於嵌入式系統,分別為1.6兆美元與2.4兆美元,然而到2016年物聯網市場規模開始超越嵌入式系統,分別來到2.9兆美元以及2.6兆美元。可見2015年將是物聯網市場需求真正開始熱絡起來。
明年底13%擁有家用物聯網裝置,22%採購穿戴式裝置
2.9兆美元的市場規模,相當於台灣GDP的6倍,這樣大的市場包括來自於消費端以及企業端應用市場。首先看消費端市場,根據Accenture旗下子公司Acquity Group於今年8月針對美國消費者所做的調查,調查指出到2015年底,13%的消費者將擁有1樣家用物聯網裝置,如恆溫器或居家安全監控攝影機,而到2019年底這個數字將來到69%的消費者,然而現階段擁有家用物聯網裝置的消費者僅有4%。而在穿戴式裝置的部分,到2015年底有22%的消費者認為會採購穿戴式健身裝置,5年後這數字來到43%。至於其他嵌有感測器的智慧服飾或頭戴式顯示器的採購比例則較低,2015年底僅有3%,5年後是14以及16%。
![]() |
調查指出2019年底69%消費者擁有家用物聯網裝置(圖片來源:Accenture newsroom) |
而在相當熱門的車聯網方面,這份調查顯示到2020年,將有3500萬台連網汽車每天產出巨量資料,在智慧系統與智慧運輸上的投資將分別達到1千億美金以及220億美金,且到2040年將有75%是無人駕駛的汽車。
亞太企業物聯網投資最快
至於在企業端市場方面,管理顧問公司資誠(PwC)今年針對企業管理高層進行的調查指出,20%的企業正投資於感測器的佈建,比起去年的17%略有成長。PwC認為感測器端點是物聯網的基礎,因此企業對於感測器的投資可視為其在物聯網應用進展中的早期指標。該份調查還指出,在前四分之一強的領先企業群中,54%指出今年會增加在感測器的投資。進一步以區域別來看,亞太地區的企業投資佈建最快達24%,其次是拉丁美洲23%,非洲22%,歐洲19%,最後是北美18%;若以產業別來看,前十大投資感測器的產業別,依序是能源與礦業33%,電力公司由於智慧電錶的大力投資,也來到32%,第三則是汽車業31%。其次是製造業與工廠25%,旅館業22%,醫療與零售皆為20%。最後8~10名則是娛樂業18%、科技業17%以及金融服務業13%。
此外研究機構Forrester接受Zebra Technologies委託所進行的物聯網調查也顯示,25%的企業已建置物聯網解決方案,比起2012年調查的15%有明顯成長。以地區別來看,70%的亞太企業已經或正在佈署物聯網解決方案,由於亞太地區較多新興城市或基礎建設正在建設中,因此有較高的佈署比例,而拉丁美洲為71%,北美與歐洲企業分別為60%與52%。
該份調查進一步指出,83%的受訪者都認為Wi-Fi基礎建設、即時位置追蹤等技術是物聯網解決方案中的重要元素,80%認為能夠監控資產以及周遭環境的感測器是重要技術。至於佈署物聯網為企業帶來的利益,超過半數受訪者認為是改善客戶體驗,其次是供應鏈優化、供應鏈可視化、避免損失與提升成本效率等項目。
綜合上述研究報告,物聯網企業端市場的佈建比例似乎比消費端市場來得高,以穿戴式裝置而言,產品已上市1~2年,但由於對多數人來說缺少必要性,因此仍未帶動大量需求。而企業端市場,物聯網所能帶來的利益不管是外部或內部都更為直接具體,因此多數企業都將物聯網視為接下來營運上重要的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