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

臉書進軍物聯網 提供SDK串聯連網裝置與社群網路

物聯網商機龐大,社群媒體巨人臉書當然不會放過。日前在臉書的F8開發者大會上,臉書宣布將推出在Parse平台上針對物聯網的SDK(軟體開發套件),開發者透過Parse開發的App可將連網裝置的資料與社群網路串連起來。

Parse是臉書在2013年收購的App平台與行動基礎架構公司,主要作為App開發者的雲端後台。臉書藉由Parse延伸到物聯網世界,透過這樣的串連,將來可以透過手機在你的動態消息或收件匣訊息中得知家中連網裝置傳來的訊息。許多穿戴式裝置,如智慧手環也都已有將跑步記錄上傳分享到社群媒體的功能。
 
更多關於Parse SDK訊息可上Parse部落格查詢
根據Parse部落格的說明,目前已推出針對Arduino YunArduino SDK以及針對LinuxRTOSEmbedded C SDK。有了這些工具,開發者除了不需維護後台,也可以不需解決用戶端各種不同環境的問題。


透過連網裝置與臉書資料共享,越多分享,臉書也就越能掌握這些連網裝置及其背後的廣告商機。其實早在去年,LG就曾發表LG HomeChat app,使用者可直接透過此行動通訊軟體傳送文字命令給智慧家電,同時可以回傳冰箱剩下多少食物,甚至在洗衣機洗完衣服時回傳一個笑臉表情給你。

2015年3月21日 星期六

英國看好無人駕駛車發展 投入預算積極佈局

車聯網持續延燒,除了賓士、BMW、奧迪等各大車廠爭相展示無人駕駛概念車,以及Google與蘋果的車載資訊平台積極與各大車廠合作,推動聯網汽車的應用外,各國政府也紛紛看好車聯網發展,英國日前就宣布將在無人駕駛車、物聯網、數位貨幣(Digital Currencies)等技術領域投入預算協助發展。
英國政府再投入1億英鎊於無人駕車技術 (圖片來源:Oxford Mobile Robotics Group網站)
 
根據Tech Crunch與星島日報的報導,日前英國財政大臣George Osborne宣布將分別投入1億英鎊在無人駕駛車、4千萬英鎊在物聯網研究,以及1千萬英鎊在數位貨幣等領域。無人駕駛車的技術近年來持續受到重視,英國政府稍早曾宣布投入1.9千萬英鎊在4個城市建立無人駕駛車技術測試中心,同時審視相關法規並修訂無人駕駛車的法條,預計在今年春季公佈。而最近的一份官方報告也已通過,今夏將開放在英國公路上進行自動駕駛車的測試。

英國交通部表示目前的自動駕駛車仍有限制,上路時仍需要有真人來監督汽車行駛情形,以便在必要時能接手控制汽車。英國希望能在無人駕駛車技術方面在全球保持領先地位,以創造產業發展及國際投資機會。預計在2025年,無人駕駛車將成為9千億英鎊產值的產業。




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3家物聯網新創公司 選擇行動通訊網路

物聯網有多種無線通訊技術,隨著不同應用需求,包括傳輸資料量多寡,以及傳輸距離的遠近等,製造商有多種通訊技術可選擇。藍牙、ZigbeeANT/ANT+屬於短距離無線傳輸技術,傳輸距離約在100公尺內,而Wi-Fi屬於中距離傳輸,約在500公尺內,至於遠距離無線傳輸技術則包括Wi-MAX2G/3G/4G等行動通訊網路,以及今年初IBM與晶片廠Semtech合推的LoRa,傳輸距離可達15~20公里。

在行動通訊網路的部分,由於每個感測器設備都需安裝SIM卡,也就是需負擔電信費,若是在節點多的應用環境,佈建成本頗為可觀。加上許多連網裝置傳輸的資料量並不大,若換算為「每位使用者平均收入」(ARPU, 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對電信業來說吸引力並不大。然而根據Fortune的報導,近期有3家新創公司發表的產品是使用行動通訊網路,可見電信業者逐漸開始想抓住物聯網商機。
Electron在募資平台上很快達到募資目標 (圖片來源:KickStarter網站)

3家新創公司分別是開發連網設備開發板的Spark Labs,他們已與幾家電信業者合作,推出新的開發套件Electron,使用3G2G行動通訊技術,每個月電信資費是$2.99美金,可傳輸的資料量為1MB,預計今年10月出貨。另外兩家是建立全球SIM卡專為新創公司提供行動通訊連線的Konect,以及有追蹤功能的連網行李箱BlueSmart,後兩家都是與西班牙電信Telefónica合作。但BlueSmart在找尋電信合作商的過程卻經過一番波折,CEO指出許多電信業對物聯網都很有興趣,但對於這個領域的定價方式或經營模式仍未明確。他表示,物聯網的年營收不到10億美金,對多數電信業者來說是一個很小的市場。


然而隨著物聯網應用越來越盛行,以及電信業本身在人與人通信的業務上漸趨飽和,相信將來電信業在物聯網M2M連線服務上會更有彈性。

2015年3月6日 星期五

OIC與IIC攜手共推 工業物聯網標準

物聯網目前由於在通訊或技術框架上缺乏統一標準,各種標準團體各擁其技術框架,許多物聯網大廠要不選邊站或者投入資源全都參加。日前有兩大團體宣布策略合作協定,決定要共同促進物聯網的互通性,那就是名稱很像的IIC (Industrial Internet Consortium)OIC(Open Interconnect Consortium)
 
IIC將與OIC共推工業物聯網標準框架 (圖片來源:IIC官網)
IIC將分享其使用案例與架構需求給OIC,而OIC則要確保其標準框架Iotivity及相關開源碼專案涵蓋物聯網通訊框架應有的功能並符合IIC的需求。據Automation World報導,OIC科技規劃與行銷工作小組的成員指出,OICIIC的策略合作目的是要OIC提出物聯網通訊框架需求能在IIC的使用案例基礎上。他認為這與其他物聯網聯盟組織所從事的並不重疊。相關的開發roadmap將在適當的時機公告,某些使用案例可能會在2015年中OIC第一份規格釋出時說明,而其他比較複雜的案例會稍後公告。

IIC的科技工作小組正在制定工業網際網路的架構框架,這份技術文件將成為工業物聯網標準的藍圖,預計在今年春末公布。


目前OIC已有包括Intel, Dell, Samsung等在內超過50個會員,而IIC則有AT&T, GE, IBM, Intel, Cisco141個會員。日前SAP也宣布加入IIC,而SAP在德國工業4.0的推動組織中扮演活躍的角色,未來雙邊組織將能共同推動製造業物聯網標準的互通。